關(guān)于孩子的上下學問題
——淺談當下教育弊病及建議之八
劉慶坤
筆者專門寫這個話題,可能有的讀者會認為筆者是小題大做,是無病呻吟,甚至是吃飽了撐的,無聊極了。其實,這個問題如果妥善解決了,將會利孩子、利大人、利群眾、利交通、利城市、利社會。
當然,這個話題與筆者所寫的本系列其它文章比起來,可能離教育遠一些,卻與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(lián)系,甚至關(guān)乎著我們當下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,比如怎樣從一開始就能抓好教育的孩子,怎樣培養(yǎng)孩子的獨立能力,怎樣促進孩子身心健康。
首先,孩子的上下學問題關(guān)乎孩子的安全及獨立成長。孩子的安全是頭等大事,孩子的獨立成長也是不可小覷的話題。
試問:孩子上下學是大人接送好,還是孩子自己去學校好呢?大家的選擇應該是前者居多,因為大家多認為,只有大人接送,孩子才可以確保安全,大人才可以安心做事,學校才可以平安無事。至于家長費時間費精力,也在所不惜,也心甘情愿,也樂此不疲,當然不少家長也是無奈之舉。足見我們的家長是多么重視孩子,是多么甘于辛苦,是多么盡心盡責。
筆者認為,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有家長接送,尚可以理解,三四年級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上下學。家長不能對孩子這不放心,那不放心,只有大人親自接送孩子才放心。其實,可以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,就是在學區(qū)內(nèi)有家長在馬路邊輪換當義務護學員,可以每個護學員相隔三五十米,引導、提醒與監(jiān)督孩子途中的安全與行為,如提醒孩子不要過分貪玩,要及時上學或回家。家長輪換給孩子擔任護學員,能節(jié)省大家很多時間,也解決了孩子的安全問題,還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。
針對與上面同樣的事情,再繼續(xù)問下去,如果孩子居家與學校距離并不是太遠,在一兩公里以內(nèi),讓孩子自己上下學,是步行好,還是騎行好呢?答案自然是選擇后者的家長多。孩子不愿意吃苦,也嫌步行太慢;家長疼愛孩子,遷就孩子,隨了孩子的心愿,購買好自行車或電瓶車,讓孩子騎著出行。
再進一步問:騎行是騎自行車好,還是騎電瓶車好呢?可能好多家長與孩子也是選擇后者,因為對孩子來說既省時又省力,特別符合孩子的心意。
筆者認為,步行要優(yōu)于騎行,騎自行車也優(yōu)于騎電瓶車。除了多用一些時間,孩子要早一點出發(fā)與玩一會返家之外,步行與騎自行車更有利于途中孩子的安全,更有利于孩子鍛煉身體,更有利于孩子結(jié)伴同行與交往,更有利孩子養(yǎng)成獨立意識與獨立能力,更有利于孩子了解與適應社會。
最近數(shù)年,教育部門為了孩子能擁有健康的身體,中考加了體育考試項目。家長為了孩子能順過關(guān),也就是不被扣分,就費精力花錢讓孩子進行體育鍛煉。與其如此,反而不如讓孩子每天步行或騎自行車上下學,長期堅持下去,孩子的身體一準能棒棒的,孩子的體育加一準能過關(guān),孩子的毅力也一準能更堅定與更持久得多。
其次,孩子的上下學問題關(guān)乎其身體健康。實際上,孩子步行或騎自行車上下學,也是一種勞動,也是一種體育鍛煉,還是一種綜合素質(zhì)的提升,如提升獨立性,提升膽量,提升適應能力等。作為家長,我們不應該前怕狼后怕虎,顧慮重重,而要對孩子適當放手,給孩子一份自信,也給自己一份信任。
筆者有一家關(guān)系密切的鄰居,夫妻二人并不忙,其女兒從上一年級起,他們特意鍛煉女兒的獨立性,就讓愛女自己步行上下學,一直堅持到上高中住校。筆者曾多次在路上遇見這個女孩子,其在來回的路上邁著快捷的步伐,如風一般大步流星地向前走著,有時也與同路的同學有說有笑地一起快步走。我覺得她與其他孩子比起來,身體更加健康強壯,性格更加樂觀開朗,辦事更加自信獨立。
另有一個男孩離學校大約有10里路,父母在農(nóng)村上班,很少有時間接送他。他就坐公交車上下學,而且兩頭都要步行走一段路,后來順利地考入一所優(yōu)質(zhì)民辦中學學校,再后來又考入理想的大學。
這兩個孩子有一個共同之處,上小學時,他們脖子上都掛有一把開家門的鑰匙,之所以掛在脖子上,主要是怕鑰匙丟失。這樣做既方便孩子回家后自己開門,又增強了孩子的責任心與自豪感。
由此,足見孩子步行上下學對養(yǎng)成獨立、自信、自強、自律的好處了。就單說對自律養(yǎng)成的作用吧,只有自律高的孩子才會不遲到、不亂溜、不惹事,才會少叫大人操心。因此,家長早些合理放手的孩子將來一定更有本領(lǐng)與前途,我們的家長何樂而不為呢?
第三,孩子的上下學問題關(guān)乎其心理健康。對于孩子來說,走路去上下學,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健康生活方式,可以讓孩子有更多更好的機會放松心情,減少學習壓力。同時,戶外的新鮮空氣、明媚的陽光與流動變換著的環(huán)境有助于孩子控制情緒,減少焦慮,預防抑郁,心胸開闊,與人為善,大膽生活。
第四,孩子的上下學問題關(guān)乎其綜合素質(zhì)。出于對孩子成長與教育發(fā)展的關(guān)心,筆者曾對兩個年齡段的十多位孩子進行較長的跟蹤、了解與調(diào)查,發(fā)現(xiàn)只要是從小學低年級就自己單獨或與同學一起上下學的孩子,就懂事一些,獨立一些,堅強一些;而一直由大人接送的孩子則難纏或懦弱一些,獨立性差一些,堅強度也低一些。
另外,孩子的上下學問題還關(guān)乎其性格的塑造、習慣的養(yǎng)成、能力的提升等,本文不再一一論述,筆者在此點出來,讀者應該立即就可以心領(lǐng)神會。
至于孩子的上下學問題還關(guān)乎家長的時間,關(guān)乎交通的暢通、關(guān)乎資源的節(jié)省等方面,與孩子的教育已相去甚遠,本文也不再多說了,以免離題千里。
因此,可以說孩子的上下學問題看是小事,實際上是大事,至于家長應該怎么去做?學校應該怎樣配合?有關(guān)部門應該怎么提倡?這里就不需要筆者再嘮叨了。只是我們一定要記住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,心動不如行動。
(作者:劉慶坤,安徽省作協(xié)會員,在《新安晚報》等媒體公開發(fā)表文學作品60余篇,出版有散文集《少兒好時光》。另外,創(chuàng)作有六部作品集、兩部劇本待出版或拍攝,真誠希望對孩子教育有興趣的出版社、拍攝公司與筆者聯(lián)系,手機:13705583779。)
支付寶轉(zhuǎn)賬贊助
支付寶掃一掃贊助
微信轉(zhuǎn)賬贊助
微信掃一掃贊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