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育教育要常抓不懈
—— 淺說當下教育弊病及建議之十三
劉慶坤
記得在筆者上高中時,正趕上我國上上下下、齊心協力抓“五講四美三熱愛”,并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映與效果。其中“四美”就是“心靈美、語言美、行為美、環(huán)境美”。這里主要淺說前三種美,因為它們在現實生活里,與課本教育相比,常常被人忽視,處在無足輕重的地位,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缺失,我們應該想方設法矯正之。
當下,我們的美育教育應該是過于狹窄,好多人錯誤地認為美育就是上好美術課,實際上美育的內涵十分豐富,至少主要應該包含孩子的審美觀、精神世界、實施美的行動、創(chuàng)造美的能力等培養(yǎng)。
“心靈美、語言美、行為美”應該是美育的主要內容,也可以說是核心內容。至于“環(huán)境美”是我們隨時隨處都可以用肉眼看見的,相對著容易抓好,也容易出成效。當下,我們的環(huán)境美也取得了交口稱贊、舉世矚目的好成績,而且應該會越來越美,因為我們都充分認識到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并采取了切實有效的行動,比二三十年前相比,幾乎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。
“環(huán)境”有狹義與廣義之分,狹義的環(huán)境應該是自然環(huán)境與單純的社會環(huán)境,廣義的環(huán)境還可以包含肉眼看不到而又發(fā)揮著大作用的環(huán)境,可以暫時稱為軟環(huán)境,如寬松的人際關系環(huán)境、合理公平的用人環(huán)境等。因此推知,“環(huán)境美”也有狹義與廣義之分,而廣義的環(huán)境美更加難以培養(yǎng)與創(chuàng)造,包括心靈美、語言美與行為美。
首先,說“心靈美”。因為心靈是三美之中最關鍵、最重要的,應該可以說是一個人心靈美了,語言與行動就會自然跟著美了。美好的心靈如春天里盛開的花朵,散發(fā)著芬芳怡人的香氣,給人美麗、溫馨、快樂之感;丑陋的心靈如污水溝里流淌的臟水,擴散出濃烈刺人的臭氣,給人丑陋、壓抑、難受之感。
流傳千年的老話說:“三歲看大,七歲看老?!币虼耍覀儚暮⒆佑變浩?,就要重視抓好其“心靈美”的培養(yǎng)與教育,給孩子創(chuàng)造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心靈美的環(huán)境,讓孩子在其潛移默化中養(yǎng)成心靈美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父母與老師時刻給孩子做出與樹立榜樣,并不斷教育孩子注意培養(yǎng)自己的心靈美,及時矯正孩子心靈不美的念頭與行為,孩子的心靈就會越來越美。
其次,說“語言美”。語言美是人心靈美的外在表現之一。以前,筆者在一所省示范高中上班時所教學生素質普遍較高,極少聽見學生說話用不美(不文明)的語言;今年筆者在一所普通民辦高中代課,經??梢月牭綄W生說臟話,而且是臟話連篇,對方一般也是用連珠似的臟話回擊。筆者只要是聽到了,都會及時制止,并耐心給其講道理,但是收效甚微,也許一人之力微乎其微吧。解釋一點,當地老百姓習慣把所在城市的高中分為四類或五類,普遍名辦學校屬于末尾類。如此,根據兩所學校的學生語言對比,筆者找出兩所學校的學生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——習慣、性格與品行等素養(yǎng)方面的差距比較明顯。
有人可能認為,語言不是大事,或者說是小事一樁,筆者花時間扯這個話題,是在小題大做,或故弄玄虛。而筆者認為,心靈美的人大多會語言美,就是有極少心靈美的人偶爾語言不美,也會千方百計地改正;而語言不美的人心靈往往不會美,很難想象一個滿嘴臟話的人,其心靈會是美的。因而不能小覷語言美,一定要讓孩子做到語言美。不然,丟人的不僅僅是學生本身,還有家長與老師。因為別人會很自然地質問語言不美的孩子說:“臟話不離口,你的家長(或老師)就是這樣教你的嗎?”
最后,說“行為美”。行為美也是心靈美的主要外在表現之一,而且是更重要的外在表現。筆者絕對不是歧視學習成績暫時差的學生,而是因為與大多數成績優(yōu)秀者相比,前者綜合素質的確存在著一定差距。筆者上面所說的這所民辦學校的學生大多是積極向上的,也是樂觀開朗的,很多學生還是很有禮貌的,但是我總感覺他們行動美有待進一步矯正、培養(yǎng)與塑造。如果他們的行為做得更好更美了,他們的學習也會更主動了,成績也會更好了。
毛病相對較多的學生,如不思進取、懶惰成性、怕吃苦、難溝通等,應該大多是因為行動美存在缺陷而造成的。行動美的學生就是學習成績暫時落后,但是在其它方面,如關心同學,不怕勞動,珍惜班級榮譽,極少給班主任與代課老師找麻煩等,做得也會好得多。當然,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養(yǎng)成了不良習慣,而其大部分缺點都會與行動不夠美有關,因此我們要提倡行為美。
另外,擁有“三美”的人容易發(fā)現身邊的美,社會的美,大自然的美,可以說是處處能發(fā)現美,時時能發(fā)現美;而心靈丑陋的人多會說不怎么美的話,行不怎么美的舉動,做不怎么美的事情,甚至危害他人,危害團體,危害社會。
筆者上面已經說過,美育不僅僅包括以上“三美”,還包括對美的發(fā)現、欣賞、創(chuàng)造等,如有人做好事不留名,對文藝的欣賞,對美術的熱愛等。這些同樣需要發(fā)現與培養(yǎng),而不是生而知之。
因此,美育教育輕視不得,不能再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,不能再當佐料菜,不能再視為擺設,而是要常抓不懈,要從小娃娃抓起,讓孩子養(yǎng)成良好習慣,養(yǎng)成完美性格,養(yǎng)成規(guī)范行為,養(yǎng)成高尚品德。
美育傳遞的是正能量,值得我們下功夫培育,而且刻不容緩。美育真正落實到位了,將是整個大地的更美,將是大環(huán)境的更美,將是我中華的愈加美。
(作者:劉慶坤,省作協會員,在媒體公開發(fā)表文學作品近70篇,出版有散文集《少兒好時光》。另外,創(chuàng)作有與之同題材的六部作品集、兩部劇本待出版或拍攝,真誠希望關心當下孩子教育與成長的出版社、拍攝公司與筆者聯系,手機:13705583779。)
支付寶轉賬贊助
支付寶掃一掃贊助
微信轉賬贊助
微信掃一掃贊助